中新網|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無標題文檔 把人妻日出白浆,红杏少妇的情欲,特黄又大又粗又硬作爱大片
無標題文檔

曲沃常安莊: 一個“全國文明村”的誕生之路

曲沃常安莊: 一個“全國文明村”的誕生之路

2021年04月19日 12:21 - 來源:中新網山西

  中新網山西新聞4月19日電 春和景明,百花盛開,鄉村多彩。山西曲沃縣常安莊村近千畝梨花、杏花、桃花競相盛開,展現了經濟林產業助農致富的新畫卷。


  2020年冬,一條爆炸性新聞很快在常安莊村彌散開來,該村被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文明村”。自此,通過全村干部群眾歷經10余年的共同奮斗,由省級文明村、省級衛生村、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一躍上升為國家級文明村。

  一個500余人的小村,何以能變成國家級文明村?干部干事創業、產業增收致富、村民移風易俗,是常安莊村人的奮斗“三步曲”。

  文明 在干部的干事創業里

  史村鎮常安莊村,位于曲沃縣城東4公里,也叫八里莊。全村159戶587人,其中黨員26人,耕地面積1280畝。在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解文軍的帶領下,“兩委”干部交叉任職,健全領導機制,明確工作職責。通過打造一支能帶頭發展產業、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村支部領導班子,結合本村實際,制定了“強基礎設施、抓產業調整、建美麗家園、走富民之路”的發展藍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契機,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與環保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打造綠色生態村莊。垃圾不落地,日產日清已成為常態,持續保持了環境衛生清潔長效機制,多次迎接市、縣兩級環境衛生督查,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緊隨縣委縣政府部署,實施“煤改電”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家家戶戶實現了清潔取暖。實施廁所革命改造工程,使得全村百姓用上了干凈衛生的新廁所。去冬今春,投資40多萬元實施下水道排水工程,村民生活環境改善,更加美麗宜居,進一步落實建設綠色生態家園新目標。

  記者發現,該村在村黨支部設立了黨群服務中心,設有黨務、村務、民政、計生、人民調節等服務窗口,制定相關便民服務制度和服務承諾,開展“一站式”便民服務,極大的方便了群眾。形成了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以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為基礎、以強化志愿服務為紐帶的文明創建體系,通過開展主題式、互動式黨課,用好“學習強國”“三晉先鋒”等學習載體,加強黨員群眾對黨的基本知識、精神文明創建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黨員干部引領創建、示范帶動、服務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

  文明 在希望的綠色田野上

  群眾要想富,還得靠產業。常安莊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過去蘋果產業是村里的支柱產業,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到了2013年,由于鉆木蟲泛濫,蘋果樹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果農忍痛割愛砍掉了種植多年的蘋果樹。

  割了小麥種棒子,年年都是老樣子。常安莊村黨支部把老傳統引向新產業,通過調整產業規劃,扶持和培育水果產業,大力推廣“常安百果采摘園”品牌,不斷壯大富民經濟。

  一開始,在黨員幫扶帶動下,積極性高的一些村民種植了80余畝梨樹。為擴大產業規模,提高仍在猶豫觀望部分村民的積極性,村“兩委”及時組織大家到陜西戶縣、臨汾隰縣考察學習,幫助大家了解葡萄和梨樹的種植過程和效益,村里再給予適當補貼,聯合農科院,聘請技術員,促使村民增大種植的意愿和信心。

  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的常安莊村,經濟林種植面積達到900余畝,其中,紅香酥梨樹450畝,玉露香梨樹200畝,戶太葡萄200畝,桑葚15畝,櫻桃40畝、桃35畝。全村實現了人均1.2畝經濟林,僅此一項,年平均收入增加4000至5000元。

  林果興村,老百姓方能安居樂業。今年40歲的村民郭朝民,技校畢業后到北京打工當廚師。多年來,他和愛人李蕓一起在北京打拼,雖然收入不菲,但是平時開銷也大,一直也沒攢下積蓄。2019年6月,郭朝民夫婦回到村里,接替年邁的父親管理8畝多梨樹,畝均毛收入1萬元,純收入不下6000元。同時,在政府的幫助下,他還建設了可圈養60頭豬的豬場,每年毛收入達到40多萬,一年下來比打工強多了,既照顧了老人孩子,又成了十里八鄉致富聞名大戶。

  文明 在村民移風易俗的行動中

  近年來,常安莊村通過不間斷的主題學習教育活動,全面開展“平安常安莊”創建活動。按照普及法制宣傳教育規劃,制訂年度實施計劃,建立執法責任,簽訂責任書。目前,常安莊村已建設成為無信訪、無邪教、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的“三無之地”。


  移風易俗,鄉風文明,敬老愛幼,是該村的又一大亮點。村“兩委”利用文化活動廣場、村級文化書屋、衛生室等陣地,組織群眾開展文明素質提升、道德講堂、選樹道德模范和編排文藝節目,開展卡拉OK大賽、廣場舞大賽、趣味運動會、廚藝大賽、好婆婆、好媳婦、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潛移默化地倡導鄉村文明新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關愛互助、和睦友善、團結和諧的鄉村文明新風尚,進一步變成全體村民的自覺行動。堅持以“規”促德,通過召開會議、完善村規民約、修訂紅白理事會章程等可行措施,提倡厚養薄葬,治理高價彩禮,治理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陋習,教育引導群眾履行正確的道德評判和道德責任。目前,常安莊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今非昔比。(王建先 吳杰/圖文)

廣告
廣告
廣告
關于我們| About us|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供稿服務| 法律聲明| 招聘信息|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