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1月22日電 2021年11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關于核定公布第一批省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的通知》。根據《山西省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條例》有關規定,省政府核定了191處省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
首批省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中,涵蓋了太原市中共太原支部舊址(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山西國民師范革命活動舊址等13處;大同市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舊址、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等8處;朔州市中共右玉縣委舊址、李林烈士陵園等5處;忻州市神池縣毛主席路居館、百團大戰康家會戰斗遺址等13處;晉中市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等19處;陽泉市百團大戰紀念館(碑)、陽泉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等4處;呂梁市臨縣中央后委機關舊址、劉胡蘭紀念館等37處;長治市八路軍總部辦事處故縣舊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等62處;晉城市晉冀魯豫野戰軍十二縱隊整軍地舊址、趙樹理故居等8處;臨汾市小李村太岳行署舊址、決死二縱隊司令部義泉村舊址等13處;運城市河東特委革命活動舊址、中共太岳三地委陳家莊舊址等8處;忻州大同共有1處——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戰役遺址。
山西是革命老區,在保護紅色文化遺址方面做得比較好。但與南方各省相比,在加強紅色文化遺址的價值挖掘和傳承利用,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還不夠充分。
為此建議:
一、運用好珍貴的紅色資源。在確保紅色文化遺址安全的前提下,把紅色文化遺址確定為各級黨校的研學或現場教學內容。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山西及周邊地區建立了晉綏、晉冀魯豫、晉察冀、晉西南四大抗日革命根據地,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山西應向江西等地學習,豐富學習形式,增加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的參與感,在現場切實感受山西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革命先烈為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感受和平與發展的來之不易。
二、降低收費或不收費。很多紅色文化遺址都是門票收費模式,降低了人民群眾的參觀意愿。文化遺址是人類文明的遺產,是全體人民群眾的共同記憶。政府有義務對文化遺址進行保護開放,促進文化傳承。建議在紅色文化遺址周邊建立商業銷售點來彌補費用,而對文化遺址“零收費”。
三、挖掘紅色文化史料。據了解,除武鄉八路軍總部等著名紅色文化遺址外,很多遺址的史料還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對于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生活軌跡沒有充分展示,或者由于缺少講解員,相關人員知識有限,一知半解,把英雄人物庸俗化。建議加大紅色史料整理挖掘力度,保護傳承好革命史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