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1月22日電 2022年工作部署思路清晰、重點明確,以高水平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字里行間充滿著政協人的情懷、使命與擔當。其中聚焦完善民生保障獻智出力中,提到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養老服務業技能人才培養。
山西省健康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和問題如下:
1、政府多重管理,政策落實難度大。醫養結合模式下,養老機構在運營過程中需要接受民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及相關部門等管理,由于多重管理導致扶持優惠政策難以落實到位,政策監管工作難度大;
2、健康養老服務亟需規范,質量管理評價體系亟待健全;
3、護理、保健醫生及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已成為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
4、醫養結合長效投資機制尚未建立。傳統的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籌資方面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模式和穩定的籌資來源,而對于二者的結合提供服務,則出現籌資空隙,嚴重影響了醫養結合的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
1、加強政府引導,合理配置資源。
依托醫療資源發展健康養老產業,一方面,應有側重的投入資金、設施和人員,協調資源配置;另一方面,應廣泛調動、鼓勵、引導市場資本力量向健康產業流動,促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2、加快完善醫養結合專業服務標準,強化行業監管。
一方面,要盡快完善行業服務標準。山西需要在國家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符合當地發展水平的政策措施。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和服務價格等各方面規定,加快制定出臺上門醫療服務和家庭病床服務規范;另一方面,要繼續強化行業監管。推動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出臺監管和考核辦法,完善醫養結合服務對象的分級分類標準與評判工具。探索建立第三方醫養結合服務評估機制,鼓勵龍頭企業、地方和行業協會參與制定服務標準,形成行業共識和行業規范。
3、探索建立多元化健康養老籌資機制。
繼續推動建立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鼓勵開展長期護理險制度建設的地方政府積極探索,總結評估試點經驗,合理確定支付標準,并借鑒國際經驗,做好與醫療保障體系的有效銜接,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4、大力推進健康服務類學科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
一是著力引進優才專才,健全靈活開放、高效有力、結構完備的人才政策,同時注重整體引進專業人才,集中全省力量建設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創新活躍的人才高地;二是要密切與高校合作,鼓勵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搭建公司企業與高校合作的平臺,擴寬就業崗位;三是要擴大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成果轉化處置權限,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