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無標題文檔 把人妻日出白浆,红杏少妇的情欲,特黄又大又粗又硬作爱大片
無標題文檔

大山里的幸福學校:“照亮”留守兒童求學夢

大山里的幸福學校:“照亮”留守兒童求學夢

2022年06月09日 16:4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幸福學校是大寧縣專門為全縣留守兒童修建的一所寄宿制學校!∥淇〗 攝

  中新網臨汾6月9日電 題:大山里的幸福學校:“照亮”留守兒童求學夢

  作者 楊靜 劉小紅

  “我想讓媽媽回家陪我”“我好想見爸爸和媽媽”……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幸福學校的墻面上,貼滿了孩子們的心愿。

  坐落在呂梁山南麓、黃河東岸大寧縣內的幸福學校,是當地專門為全縣留守兒童修建的一所寄宿制學校。332名寄宿生,每日在敞亮的教室內汲取著知識的營養,這里是當地留守兒童求學路上的“照明燈”。

  “學校共有學生332人,留守兒童330人。父母外出務工,爺爺奶奶不識字,孩子上學接送不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毙iL張風霞如是說。

學;顒佣鄻,設置了籃球、舞蹈、合唱團等學生社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淇〗 攝

  大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棟介紹,大寧縣有未成年人9244人,其中留守兒童413人,當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起步較早,先后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十三五”“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綜合治理、精神文明、道德建設等績效考評體系,連續三年作為政府實施的重要民生實事。

  2018年大寧縣委、縣政府投資1700余萬元新建了專門為留守兒童提供家庭式關懷服務的幸福學校,實現了留守兒童集中入學、集中監護、集中救助管理。

  幸福學校規模規制為單軌,小學6個教學班,幼兒3個教學班!搬槍α羰貎和奶卣,除常規課程外,學;顒佣鄻,還設置了籃球、舞蹈、合唱團等學生社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睆堬L霞說。

學校設立“親情連線家;咏淌摇,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與外出務工的父母團聚的互動平臺!∥淇〗 攝

  同時,心理健康課程是幸福學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課程。張風霞介紹,學校設立一個“心理咨詢室”,配備一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根據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在日常交流中,孩子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希望爸爸媽媽陪著!睆堬L霞認為,對于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方面普遍比較缺失。因此,學校還設立了“親情連線家;咏淌摇,開放直播、交互功能,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與外出務工的父母團聚的互動平臺。

  此外,該校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教科書費、寄宿費、校服費全免,由政府兜底,實現了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留守兒童發放生活補助,每生每年1000元。臨汾市民政局、大寧縣民政局及社會愛心力量多次為該校留守兒童捐贈衣物、圖書、體育用品物等豐富的愛心物資。

幸福學校共有學生332人,其中留守兒童330人!∥淇〗 攝

  “2021年秋季,學校與‘開心虎’愛心救助平臺實現對接,對31名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幫扶,每生每月資助100元,直至學生高中畢業!睆堬L霞說。

  已從事27年教育事業的張風霞認為,對留守兒童,最主要的是給他們更多關愛,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信任與依賴。

  “第一學期學校招收210個孩子,其中108個為單親家庭。有一個6年級孩子脾氣特別暴躁,經常想和孩子們打架,經過溝通,發現孩子對‘媽媽’兩個字很敏感,一說‘媽媽’,他就很激動!苯涍^張風霞和老師們的耐心了解與開導,上初中后,孩子已經不那么調皮,性格也變好了,愿意和老師談心。

學校設立一個“心理咨詢室”,配備一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淇〗 攝

  “希望家長們和孩子多交流溝通,給他們更多鼓勵!睆堬L霞說。

  在關愛保護未成年人與農村留守兒童方面,大寧縣除修建幸福學校外,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制定學生欺凌防控和預防性侵害、性騷擾等專項制度,完善農村留守兒童保護的相關措施等。

  李棟表示,下一步,大寧縣將繼續強化“同心護未來”各項行動,讓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茁壯成長、成人成才。(完)

廣告
廣告
廣告
關于我們| About us|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供稿服務| 法律聲明| 招聘信息|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