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玻璃器皿產業是山西省晉中市祁縣獨具特色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是“中國玻璃器皿生產出口基地”,產品70%以上出口,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
在祁縣喜福來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玻璃制品進行包裝、裝箱……近年來,在促進傳統行業升級改造方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已成為撬動新一輪技術與產業革命的“支點”。
【同期】祁縣喜福來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玻璃機吹成型主管 匡先東
現在我們機吹產品大大減少人力,相比較以前人工吹,一個班(8小時)吹兩三千只,現在機吹一個班(8小時)能達到一萬多只,讓玻璃制品質量更好,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上也減少。
【解說】擁有山西省第一條機制高硼硅玻璃器皿生產線的喜福來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生產的機制酒杯具有耐高溫、高強度、高通光等特點。該企業的一條機制涼水壺生產線于去年年底投產。
【同期】祁縣喜福來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曉愛
首先這個玻璃杯是需要原材料來化料,化料完了以后,它經過吹泡機吹出來,吹出來它經過高溫退火,高溫退火要過高溫區、中溫區、低溫區,然后出來炸口,把多余的料切掉,然后就是磨口、洗杯、擦口,然后再燒口,最后檢驗完了裝箱。
【解說】劉曉愛介紹,機吹玻璃制品壁的厚薄程度比人工吹制更均勻,更透亮,更通光。祁縣玻璃器皿行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逐漸實現由純人工到人機并舉、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全面升級。
【同期】祁縣喜福來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曉愛
我們也開始不斷地創新,再就是更新,像這些胚體以前都是人工吹制的,它才能做出來,但是現在我們機吹的也可以做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的創新,但接下來我們的創新會更多,只要是機器可以代替人工的,我們都想辦法讓它創新,更能及時地填補這個市場的需求。
【解說】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導,祁縣玻璃器皿產業漸趨健康發展。目前,全縣有玻璃器皿生產企業50戶,從業人員2萬人,年產值37億元。產品包括10余個系列8000多個品種,70%以上產品出口到以歐美為主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祁縣正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擦亮“中國玻璃器皿之都”金字招牌。
【同期】祁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李強
我縣玻璃器皿行業機制生產線的推廣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已建成10條,正在建設3條。下一步我們以祁縣華為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的建設為契機,全面賦能予我縣工業企業,大力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推進“兩化融合”。通過智能化改造建設不僅可以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還可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提升產業的級次。
張立程 山西晉中報道